原標題:為良法善治注入“紅色暖流”
近些年來,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持續深化“黨組織+網格化”基層社會治理模式,在小區選派樓棟長作為“紅管家”,積極組織黨員、群眾協助社區做好小區管理、疫情防控、信息收集等基層治理工作。去年以來,“紅管家”們已經解決各類問題128個,服務群眾8000余人次。
以黨員為“內核”,挑選“紅管家”,樹立服務標桿、強化示范引領、凝聚為民力量,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一股“暖流”,身邊的無聲變化,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良法善治帶來的幸福與美好。
用“紅色形象”樹立服務標桿,引領更多的人向標準看齊、向先進看齊,主動規范自身言行,促進共建和諧美好社區。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。社區黨員,是個人黨性覺悟強、個人修養高的群體。通過召開“小區壩壩會”,采取民主集中的方式選優配強“紅管家”。經過層層篩選、優中選優,這些“紅管家”恰如為基層治理注入“新鮮血液”。
用“紅色文化”凝聚為民力量,把各種力量調動起來參與到共享共建共治的工作中來。正所謂,“黨員往前站,一切都好辦。”在遇到糾紛矛盾時,自帶“光環”的黨員志愿者們能夠率先垂范、挺身而出,也將帶動那些熱心社區事業、有精力為居民服務的人參與其中,以網格化管理為依托,推行樓棟黨小組制度,在城市社區構建“社區黨總支+小區黨支部+樓棟黨小組+樓棟長+黨員志愿者”的服務模式,讓“紅色基因”在社區這個小天地得到廣泛傳承。
用“紅色資源”增進民生福祉,最終還是要落到解憂紓困、為民辦事上來。在黨員的示范與引領之下,社區群眾促進行為自覺、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到共建共享共治之中。“紅管家”集政策宣傳員、事務組織員、糾紛調解員、民情信息員、平安巡防員“五員”職責于一身,全面調動小區黨員、群眾對小區物業管理、小區治安、矛盾糾紛等問題進行集中商議、共同解決,形成了組織引領、黨員帶頭、全民參與的立體化基礎架構。
“紅管家”是紅色血脈的傳承者、紅色文化的傳播者,更是基層治理的組織者、引領者和推動者。讓“紅色資源”增進幸福美好的民生福祉,用“紅色文化”滋養和諧宜居的社會生態,在“紅管家”的帶動之下,必將凝聚起更多的人向善向上,努力畫好共享共建共治的最大“同心圓”。(李天成)